风起前的蒲公英

风起前的蒲公英

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门为进城务工者的子女创办的中学。袁小燕老师已经在这所学校的合唱团工作了八年。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,她都要选一批热爱音乐、基础条件好的初一学生加入合唱团。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,这座最初建立在废弃车间里的初中将搬到新建的现代校舍。在老校区的最后一年里,合唱团迎来了新一批孩子,而升入初二的团员们则需要和家人面对未来的选择。对于合唱团的孩子们来说,初中生涯终将会被升学的压力和离别的无奈所中止。在这段与音乐为伴的人生旅程中,他们一直品尝着属于青春岁月的苦乐悲喜,将它们深埋心底,转化为成长的养分。

展开剧情
导演:
更新:
2025-07-12 13:12:02,最后更新于23小时前
片源状态:
正片
评分:0.0分

观看地址

观看地址
爱奇艺1

影片评论

影评

纪录片《风起前的蒲公英》|生而流动又如何?且听风吟

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
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看了这部片。

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为进城务工子女创办的中学。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因为非京籍,往往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。离别对他们来说是常态。而校内的合唱团成了流动的他们的一处固定居所,他们把梦想、不甘和遗憾,唱进歌里。

这是一部动人的片子,一部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。片子对主人公的选取、它的叙事结构、镜头语言、剪辑逻辑、声音设计,均浑然天成,没有多余或突兀的片段,一切恰到好处,不多不少,一种干净利落的美。

开场没几分钟,我就放弃了任何分析和猜测,心甘情愿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大荧幕上的影像,让它带我徜徉于四位主人公的人生,和他们一起笑,与他们一起哭。临近结尾,我恋恋不舍,不想要荧幕暗下,不想要它结束。片子是怎么做到的?我不认为语言可以解释,我相信它人本主义的魔力。

片中极具反讽意味的桥段,是合唱团的孩子们驱车穿越大半个北京,去中澳比赛现场排练和演唱《北京欢迎你》。他们的歌声是这样动人,让人不禁喟叹:北京,真的欢迎他们吗?

冯小云,那个用歌声攫住所有人的女孩。她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落选让我心痛,落选的理由荒诞不经,我认为那难道不该是选择她的理由吗?希望姑娘一直唱下去,是真的好听。

片中的主人公,有的拍着拍着就消失了——因为要回老家上初中,准备中考。但这并不构成断裂感,它依旧是流淌的诗篇,不管支线走了多远,终会回到蒲公英这间小小的合唱室,回到孩子们唱出的歌里。

联合导演刘张铂泷说,主人公的退场并没有太困扰主创团队,因为现实就是如此,合唱团每年都在见证孩子们的流动,“离别”也是贯穿片子始终的一个母题——你的确不知道,这些孩子什么时候就离开了合唱团,离开了蒲公英,离开了北京。刘张铂泷说,从某种程度上讲,面对社会制度的不公,和每个青少年在与外界接触时都会经历的挫败,蒲公英很好地保护了他们。

片子从2017年的九、十月份开始拍摄,拍了大约两年。刘张铂泷记得,他第一次走进蒲公英校园的那个秋天,看到满树的柿子熟了,枝桠间吊坠一片橙黄——这个景象他说他一直记得,那个寓意“丰收”的柿子节。

风起前的蒲公英,生而流动又如何?且听风吟。

切换语言
切换深色外观
回到顶部
首页
电影
电视剧
综艺
动漫